11.按照年度安全監督檢查計劃,某地級市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危化品監管的執法人員張某,深入該市某化工企業檢查其危化品生產和儲存情況。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張某在檢查過程中的正確做法應該是( )。
A.檢查前,向企業負責人出示工作證
B.企業未實施風險公告,當即責令其停產整改
C.檢查中涉及技術秘密,但仍要求企業提供相關工藝參數
D.檢查結束,未要求企業負責人在檢查記錄上簽字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要求。選項B錯誤,檢查人員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當責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撤出作業人員,責令暫時停產停業載者停止使用,選項C錯誤,《安全生產法》第六十四條規定,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執行監督檢查任務時,必須出示有效的監督執法證件,對涉及被檢查單位的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應當為其保密,選項D錯誤,《安全生產法》第六十五條規定,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作出書面記錄,并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拒絕簽字的,檢查人員應當將情況記錄在案,并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
12.2015年3月31日,某縣安全監管部門王某,對本縣的某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并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采取了處置措施。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王某下列履職行為,正確的是( )。
A.發現一臺進口的設備未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識別,予以查封
B.發現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記錄作假,給予3萬元罰款處罰
C.現場發現10多例違章作業行為,責令企業停產停業整頓
D.發現一廠房有倒塌危險,提請當地人民政府對該企業予以關閉
答案:E
解析:本題老查的是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監督檢查時行使的職權:選項A錯誤,安全生產檢查人員對有根據認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設施.,設備,器材以及違法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的危險物品子以查封或者扣押;選項C錯誤,重大事故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城撤出作業人員,責份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選項D錯誤,予以關閉的行政處罰由負有安主主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決定。
13.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下列關于安全監管人員履行監管職責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在監督檢查中,應當互相配合,實行聯合檢查
B.執行監督檢查任務時,對涉及被檢查單位的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予以保密
C.對違法生產、儲存、使用、經營危險物品的作業場所予以查封
D.將檢查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以口頭形式告知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要求。《安全生產法》第六十五條規定,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作出書面記錄,并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拒絕簽字的,檢查人員應當將情況記錄在案,并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
14.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要依法履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職責,做好應急救援準備,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下列不屬于政府應急救援相關職責的是( )。
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能力建發,在重點領域建立應急救援基地
B.國務院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建立全國統一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信息系統
C.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較大以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D.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地方政府應急救援工作職責。選項C錯誤,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安全生產法》第七十六條規定,國家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能力建設,在重點行業、領域建立應急救援基地和應急救援隊伍,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和其他社會力量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提高應急救援的專業化水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建立全國統一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信息系統,國務院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相關行業、領域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信息系統。
15.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下列關于生產經營單位應急救援工作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與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相銜接
B.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生產經營規模較小的可以不建立應急救援組織,但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
C.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保證正常運轉
D.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選項B錯誤,《安全生產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生產經營規模較小的,可以不建立應急救援組織,但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
16.某化工集團欲投資建設生產劇毒磷化物的工廠,委托某機構進行安全評價。該機構在對項目的評價過程中,發現了若干不符合安全條件的問題,在化工集團將原定的服務報酬標準提高至50萬元后,出具了建設項目符合要求的安全評價報告。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對該機構出具虛假報告的處罰應該是( )。
A.沒收違法所得,并處40萬元的罰款
B.沒收違法所得,并處80萬元的罰款
C.沒收違法所得,并處150萬元的罰款
D.沒收違法所得,并處450萬元的罰款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安全生產中介機構的違法行為。《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九條規定,承擔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工作的機構,出具虛假證明的,沒收違法所得,連法所得在十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連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十萬元的,單處或者并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生產經營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對有前款違法行為的機構,吊銷其相應資質。
17.礦山開采風險高、生產復雜,需要滿足相關的安全標準和條件。依據《礦山安全法》的規定,下列關于礦山安全保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礦山設計保留的礦柱、巖柱,經風險評估后可進行適度開采
B.礦山企業必須對井下溫度和濕度進行檢測
C.礦山企業使用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設備、器材和個人防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內外安全標準
D.礦山企業必須對機電設備及其防護裝置、安全檢測儀器,定期檢查、維修,保證使用安全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礦山開采的安全保障的規定。選項A錯誤,《礦山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礦山設計規定保留的礦柱、巖柱,在規定的期限內,應當予以保護,不得開采或者毀壞;選項B錯誤,《礦山安全法》第十七條規定,礦山企業必須對作業場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和井下空氣合氧量進行檢測,保證符合安全要求,選項C錯誤,《礦山安全法》第十五條規定,礦山使用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設備、器材、防護用品和安全檢測儀器,必須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或者行業安全標準;不符臺國家安全標準或者行業安全標準的,不得使用。
18.依據《消防法》的規定,下列單位中,應當建立單位專職消防隊,承擔本單位的火災撲救工作的是( )。
A.某大型購物中心B.某大型民用機場
C.某大型鋼材倉庫D.某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消防組織的規定。《消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下列單位應當建立單位專職消防隊,承擔本單位的火災撲救工作:(1)大型核設施單位、大型發電廠、民用機場、主要港口,(2)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大型企業,(3)儲備可燃的重要物資的大型倉庫、基地,(4)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規定以外的火災危險性較大、距離公安消防隊較遠的其他大型企業,(5)距離公安消防隊較遠、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單位。
19.依據《消防法》的規定,下列關于滅火救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針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火災特點制定應急預案,提供裝備等保障
B.單位、個人為火災報警提供便利的,應獲得適當報酬
C.任何單位發生火災,必須立即組織力量撲救,鄰近單位應當給予支援
D.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統一組織和指揮火災現場撲救,應當優先保障國家財產安全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滅火救援的規定。選項A錯誤,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針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火災特點制定應急預案,建立應急反應和處置機制,為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員、裝備等保障;選項B錯誤,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選項D錯誤,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統一組織和指揮火災現場撲救,應當優先保障遇險人員的生命安全。
相關推薦:
大立教育2017安全工程師考前沖刺班——名師分模塊講解沖刺策略,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難點分析,對你的沖刺備考提出重要建議,助你突破得分瓶頸,為考前搶分加雙保險。>>>立即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