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黃金周對于要參加2017年安全工程師考試的考生來說,是一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如果能抓住假期機會高效復習,對于通關把握就更大了。大立教育為回饋廣大新老學員,特在2017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推出“2017十一黃金周圓夢取證”備考計劃,為安全工程師考生精心準備了十一黃金周每日一練。希望廣大考生好好利用僅剩的考前小長假,看書、做題、背干貨,爭取2017能順利圓夢取證!
國慶節安全工程師《生產技術》學習任務之每日一練(10.2)
其他科目學習任務如下:
國慶節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學習任務之每日一練(10.2)
單項選擇題
1.機械設備防護罩應盡量采用封閉結構,當現場需要采用安全防護網時,應滿足網眼開口尺寸和安全距離的需要。某車間機械設備安全防護網采用橢圓形孔,橢圓孔長軸尺寸為20mma短軸尺寸為13mm,與機械傳動裝置的安全距離為30mm。該防護網能有效防護人體的部位是( )。
A.手掌(不含第一掌指關節)、手指尖
B.上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關節)
C.手掌(不含第一掌指關節)、手指
D.手指、手指尖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機械傷害類型及預防對策。當橢圓形孔短軸尺寸大于12.5mm時,可防護人體的手掌(不含第一掌指關節)、上肢、足尖。
2.為了保證廠區內車輛行駛、人員流動、消防滅火和救災,以及安全運送材料等需要,企業的廠區和車間都必須設置完好的通道,車間內人行通道寬度至少應大于( )。
A.0.5m B.0.8m
C.1.0m D.12m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機械制造場所安全技術。車間安全通道的要求:一般人行通道的寬度>1m。
3.機床運轉過程中,轉速、溫度、聲音等應保持正常。異常聲音,特別是撞擊聲的出現往往表明機床已經處于比較嚴重的不安全狀態。下列情況中,能發出撞擊聲的是( )。
A.零部件松動脫落
B.潤滑油變質
C.零部件磨損
D.負載太大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金屬切削機床的危險因素。零部件松動脫落、進入異物、轉子不平衡均可能產生撞擊聲。
4.沖壓事故可能發生在沖壓設備的不同危險部位,且以發生在沖頭下行過程中傷害操作工人手部的事故最多。下列危險因素中,與沖手事故無直接關系的是( )。
A.應用剛性離合器
B.模具設計不合理
C.機械零件受到強烈振動而損壞
D.電源開關失靈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沖壓作業的危險因素。設備的開關控制系統由于人為或外界因素引起的誤操作。
5.沖壓作業有多種安全技術措施。其中,機械防護裝置結構簡單、制造方便,但存在某些不足,如對作業影響較大,應用有一定局限性等。下列裝置中,不屬于機械防護類型的是( )。
A.推手式保護裝置
B.擺桿護手裝置
C.雙手按鈕式保護裝置
D.拉手安全裝置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沖壓作業安全技術措施。機械式防護裝置主要有推手式保護裝置、擺桿護手裝置、拉手安全裝置。
6.木工平刨刀具主軸轉速高,手工送料、木料質地不均勻等給木工平刨操作帶來安全風險,為預防事故應采取全面的安全措施。下列關于木工平刨的安全技術措施中,錯誤的是( )。
A.采用安全送料裝置替代徒手送料
B.必要位置裝設防護套或防護罩、防護擋板
C.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超過刀軸外緣3mm
D.刀具主軸為圓截面軸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木工機械安全技術措施。選項C錯誤,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能超過刀軸外徑1.1mm。
7.鑄造是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是將熔融的金屬注入、壓入或吸入鑄模的空腔中使之成型的加工方法。鑄造作業過程中存在著多種危險有害因素,下列備組危險有害因素中,全部存在于鑄造作業中的是( )
A.火災爆炸、灼燙、機械傷害、塵毒危害、噪聲振動、高溫和熱輻射
B.火災爆炸、灼燙、機械傷害、塵毒危害、噪聲振動、電離輻射
C.火災爆炸、灼燙、機械傷害、苯中毒、噪聲振動、高溫和熱輻射
D.粉塵爆炸、灼燙、機械傷害、塵毒危害、噪聲振動、電離輻射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鑄造作業危險有害因素。鑄造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包括:火災及爆炸,灼燙,機械傷害,高處墜落,塵毒危害,噪聲振動,高溫和熱輻射。
8.鍛造加工過程中,機械設備、工具或工件的錯誤選擇和使用,人的違章操作等,都可能導致傷害。下列傷害類型中,鍛造過程不易發生的是( )
A.送料過程中造成的砸傷
B.輔助工具打飛擊傷
C.造型機軋傷
D.錘桿斷裂擊傷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鍛造的危險有害因素。鍛造中的機械傷害包括:鍛錘錘頭擊傷;打飛鍛件傷人;輔助工具打飛擊傷;模具、沖頭打崩、損壞傷人;原料、鍛件等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砸傷;操作桿打傷、錘桿斷裂擊傷等。
9.我國國家標淮綜合考慮到作業時間和單項動作能量消耗,應用體力勞動強度指數將各體力勞動強度分為I、II、Ⅲ,Ⅳ四級。重體力勞動的體力勞動強度指數為20-25,級別是( )級。
A.Ⅰ
B.II
C.III
D.Ⅳ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的生理特性。I級(I≤15),II級(I=15~20),III級(I=20~25),Ⅳ級(1>25)。
10.疲勞分為肌肉疲勞和精神疲勞。下列措施中,不屬于消除精神疲勞的是( )。
A.播放音樂克服作業的單調乏昧
B.不斷提示工作的危險性
C.科學地安排環境色彩
D.科學地安排作業場所布局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的生理特性。消除疲勞的途徑:在進行顯示器和控制器設計時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心理因素;通過改變操作內容、播放音樂等手段克服單調乏味的作業;改善工作環境,科學地安排環境色彩、環境裝飾及作業場所的布局,合理的溫濕度,充足的光照等;避免超負荷的體力或腦力勞動,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