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通過對機械設備的危害因素進行全面分析,采用智能設計手段,使機器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發揮預定功能,保證誤操作時機器和人身均安全。上述概念較完整地反應了現代機械安全原理關于機械安全特性中的( )。
A.系統性 B.防護性
C.友善性 D.整體性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機械安全的定義及特性。防護性:通過對機械危險的智能化設計,應使機器在整個壽命周期內發揮預定功能,包括誤操作時,其機器和人身均是安全的,使人對勞動環境、勞動內容和主動地位的保障得到不斷改善。
12.人機系統是由人和機器構成并依賴于人機之間相互作用而完成一定功能的系統。按照人機系統可靠性設計的基本原則,為提高可靠性,宜采用的高可靠度結構組合方式為( )。
A.信息反饋、技術經濟性、自動保險裝置
B.冗余設計、整體防護裝置、技術經濟性
C.信息信號、整體防護裝置、故障安全裝置
D.冗余設計、故障安全裝置、自動保險裝置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機系統可靠性設計基本原則。高可靠性方式原則:為提高可靠性,宜采用冗余設計、故障安全裝置、自動保險裝置等高可靠度結構組合方式。
13.機械本質安全是指機械的設計者,在設計階段采取措施消除隱患的一種實現機械安全的方法。下列關于機械本質安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通過培訓提高人們辨識危險的能力
B.使運動部件處于封閉狀態
C.采取必要的行動增強避免傷害的自覺性
D.對機器使用警示標志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機械傷害類型及預防對策。實現機械本質安全:(1)除產生危險的原因;(2)減少或消除接觸機器的危險部件的次數;(3)使人們難以接近機器的危險部位或接近也不導致傷害;(4)提供保護裝置或者個人防護裝備。
14.因視覺環境的特點,使作業人員的瞳孔短時間縮小,從而降低視網膜上的照度,導致視覺模糊,視物不清楚。這種現象稱為( )。
A.視錯覺 B.眩光效應
C.明適應 D.暗適應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的生理特性。眩光造成的有害影響主要有:破壞暗適應,產生視覺后像;降低視網膜上的照度;減弱觀察物體與背景的對比度,觀察物體時產生模糊感覺等。
15.下圖表示人的室顫電流與電流持續時間的關系。該圖表明,當電流持續時間超過心臟搏動周,人的室顫電流約為( )。
A.550MA B.500MA
C.450MA D.50MA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觸電。當電流持續時間超過心臟周期時,室顫電流僅為50mA左右,當持續時間短于心臟周期時,室顫電流為數百mA。
16.雷電放電,特別是積云對地面設施等物件的放電可能導致火災和爆炸、人身傷亡、設施毀壞、系統停電等嚴重事故。下列關干雷電危險性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雷電電壓極高、能量極大,每次放電持續時間也很長
B.閃電感應(雷電感應、感應雷)能引起爆炸
C.球形雷(球雷)能引起火災
D.在裝有電視天線的獨立住宅內看電視也存在遭受雷擊的危險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雷電危害。熱性質的破壞作用。直擊雷放電的高溫電孤能直接引燃鄰近的可燃物,巨大的雷電流通過導體能夠燒毀導體,使金屬熔化、飛濺引發火災或爆炸.球雷侵入可引起火災。
17.靜電危害是由靜電電荷和靜電場能量引起的.下列關于生產過程所產生靜電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靜電電壓可能高達數干伏以上,能量巨大,破壞力強
B.靜電放電火花會成為可燃性物質的點火源,引發爆炸和火災事故
C.靜電可直接使人致命
D.靜電不會導致電子設備損壞,但會妨礙生產,導致產品質量不良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靜電危害。在有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靜電放電火花會成為可燃性物質的點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災事故。
18.電氣裝置故障危害是由于電能或控制信息在傳遞、分配、轉換過程中失去控制而產生的。當高壓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在接地處附近呈現出較高的跨步電壓,形成觸電的危險條件,上述危險狀態產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爆炸 B.異常帶電
C.異常停電 D.安全相關系統失效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電氣裝置故障危害。電氣系統中,原本不帶電的部分因電路故障而異常帶電,可導致觸電事故發生。例如電氣設備因絕緣不良產生漏電,使其金屬外殼帶電,高壓故障接地時,在接地處附近呈現出較高的跨步電壓,形成觸電的危險條件。
19.保護接地的做法是將電氣設備故障.清況下可能呈現危險電壓的金屬部位經接地線、接地體同大地緊密地連接起來。下列關于保護接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保護接地的安全原理是通過高電阻接地,把故障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以內
B.保護接地的防護措施可以消除電氣設備漏電狀態
C.保護接地不適用于所有不接地配電網
D.保護接地是防止間接接觸電擊的安全技術措施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間播接觸電擊防護措施。間接接觸電擊防護措施:IT系統(保護接地);TT系統(工作接地);TN系統(保護接零)。漏電狀態并未因保護接地而消失。保護接地適用于各種不接地配電網。
20.爆炸性粉塵環境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粉塵、纖維或飛絮的可燃物質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被點燃后,能夠保持燃燒自行傳播的環境,根據粉塵、纖維或飛絮的可燃性物質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出現的頻率和持續時間及粉塵厚度進行分類,將爆炸性危險環境分為( )。
A.00區、01區、02區
B.10區、11區、12區
C.20區、21區、22區
D.30區、31區、32區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危險物質及危險環境。根據粉塵、纖維或飛絮的可燃性物質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出現的頻率和持續時間及粉塵層厚度進行分類,將爆炸性粉塵環境分為20區、21區和22區。
相關推薦:
大立教育2017安全工程師考前沖刺班——名師分模塊講解沖刺策略,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難點分析,對你的沖刺備考提出重要建議,助你突破得分瓶頸,為考前搶分加雙保險。>>>立即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