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點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過程質量事故預防的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持續(xù)改進
1.預防與策劃
(1)施工項目部應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對影響工程質量的潛在原因,采取預防措施。
(2)對可能出現(xiàn)的不合格產品,應制定防止再發(fā)生的措施并組織實施。
(3)對質量通病應采取預防措施。
(4)對潛在的嚴重不合格產品,應實施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5)施工項目部應定期評價預防措施的有效性。
2.糾正
(1)對發(fā)包方、監(jiān)理方、設計方或質量監(jiān)督部門提出的質量問題,應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
(2)對已發(fā)生或潛在的不合格信息,應分析并記錄處理結果。
(3)對檢查發(fā)現(xiàn)的工程質量問題或不合格報告提出的問題,應由工程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糾正措施。
(4)對嚴重不合格或重大質量事故,必須實施糾正方案及措施。
(5)實施糾正措施的結果應由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驗證并記錄;對嚴重不合格或等級質量事故的糾正措施和實施效果應驗證,并應上報企業(yè)管理層。
(6)施工項目部或責任單位應定期評價糾正措施的有效性,進行分析、總結。3.檢查、驗證
(1)項目部應對項目質量計劃執(zhí)行情況組織檢查、內部審核和考核評價,驗證實施效果。
(2)項目負責人應依據質量控制中出現(xiàn)的問題、缺陷或不合格,召開有關專業(yè)人員參加的質量分析會進行總結,并制定進一步改進措施。
命題點3城鎮(zhèn)道路工程石灰穩(wěn)定土基層施工質量檢查與驗收
1.材料
(1)宜采用塑性指數(shù)l0~15的粉質黏土、黏土,塑性指數(shù)大于4的砂性土亦可使用,土中的有機物含量宜小于10%。
(2)宜用1~3級的新石灰,其技術指標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磨細生石灰,可不經消解直接使用,塊灰應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塊應篩除,消解石灰的粒徑不得大于10mm。
(3)宜使用飲用水或不含油類等雜質的清潔中性水(pH為6~8),水質應符合《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的規(guī)定。
2.拌和運輸
(1)石灰土配合比設計應準確。通過配合比確定石灰頗佳含量和石灰土的頗佳含水量,達到設計要求的7d無側限抗壓強度的要求。
(2)應嚴格按照配合比拌和,并根據原材料的含水量變化及時調整拌合用水量。
(3)宜采用集中拌和,拌和應均勻,石灰土應過篩。運輸時,應采取遮蓋封閉措施防止水分損失。
3.施工
(1)控制虛鋪厚度,確;鶎雍穸群透叱蹋渎饭皺M坡應與面層要求一致。
(2)碾壓時壓實厚度與碾壓機具相適應,含水量宜在頗佳含水量的±2個百分點范圍內,以滿足壓實度的要求。
(3)嚴禁用薄層貼補的辦法找平。
(4)石灰土應濕養(yǎng),養(yǎng)生期不宜少于7d。養(yǎng)生期應封閉交通。
命題點4城鎮(zhèn)道路工程水泥穩(wěn)定土基層施工質量檢查與驗收
1.材料
(1)應采用初凝時間應大于3h,終凝時間不小于6h的32.5級,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火山灰硅酸鹽水泥。水泥貯存期超過3個月或受潮,應進行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宜選用粗粒土、中粒土,土的均勻系數(shù)不得小于5,宜大于10,塑性指數(shù)宜為10一17。
(3)粒料可選用級配碎石、砂礫、未篩分碎石、碎石土、礫石和煤矸石、粒狀礦渣等材料;用作基層時,粒料很大粒徑不宜超過37.5mm;用作底基層粒料很大粒徑: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過37.5mm;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過53mm。碎石、礫石、煤矸石等的壓碎值: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層與底基層不得大于30%;其他道路基層不得大于30%,底基層不得大于35%。
(4)集料中有機質含量不得超過2%;集料中硫酸鹽含量不得超過0.25%。
(5)水的要求同石灰穩(wěn)定土基層。
2.拌和運輸
(1)水泥穩(wěn)定土的配合比要符合設計要求與規(guī)范規(guī)定。
(2)集料應過篩,級配符合設計要求;混合料配合比符合要求,計量準確、含水量符合施工要求且拌和均勻。
(3)運輸時,應采取遮蓋封閉措施防止水分損失和遺撒。
3.施工
(1)宜采用攤鋪機械攤鋪,施工前應通過試驗確定壓實系數(shù)。
(2)自拌和至攤鋪完成,不得超過3h。分層攤鋪時,應在下層養(yǎng)護7d后,方可攤鋪上層材料。
(3)宜在水泥初凝時間到達前碾壓成活。
(4)宜采用灑水養(yǎng)護,保持濕潤。常溫下成活后應經7d養(yǎng)護,方可在其上鋪路面層。
(5)攤鋪、碾壓要求與石灰穩(wěn)定土相同。
命題點5城鎮(zhèn)道路工程石灰工業(yè)廢渣(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砂礫(碎石)基層(也可稱二灰混合料)施工質量檢查與驗收
1.材料
(1)石灰要求同石灰穩(wěn)定土。
(2)粉煤灰中Si02、Al203和Fe2O3,總量宜大于70%;在溫度為700℃的燒失量宜小于或等于l0%。細度應滿足比表面積宜大于2500cm2/g,或90%通過0.3mm篩孔,70%通過0.075mm篩孔。
(3)砂礫應經破碎、篩分,級配符合規(guī)范要求,破碎砂礫中很大粒徑不得大于37.5mm。
(4)水的要求同石灰穩(wěn)定土基層。
2.拌和運輸
(1)宜采用強制式拌和機拌制,配合比設計應遵守設計與規(guī)范要求。
(2)應做延遲時間試驗,確定混合料在貯存場(倉)存放時間及現(xiàn)場完成作業(yè)時間。
(3)應采用集中拌制,運輸時,應采取遮蓋封閉措施防止水分損失和遺撒。
3.施工
(1)混合料在攤鋪前其含水量宜為頗佳含水量±2%。攤鋪中發(fā)生粗、細集料離析時,應及時翻拌。
(2)攤鋪、碾壓要求同石灰穩(wěn)定土。
(3)應在潮濕狀態(tài)下養(yǎng)護,養(yǎng)護期視季節(jié)而定,常溫下不宜少于7d。采用灑水養(yǎng)護時,應及時灑水,保持混合料濕潤。
(4)采用噴灑瀝青乳液養(yǎng)護時,應及時在乳液面撒嵌丁料。
(5)養(yǎng)護期間宜封閉交通。需通行的機動車輛應限速,嚴禁履帶車輛通行。
命題點1市政公用工程分包人員實名制管理的范圍
(1)市政公用工程的項目經理及項目部組成人員。
(2)城區(qū)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現(xiàn)場管理人員和關鍵崗位進行實名制管理,對象是施工關鍵崗位人員,如電工、架子工、預應力張拉工、起重工、起重機械司機、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吊籃安裝拆卸工、電焊工、鍋爐工、電梯工、中小機械操作工、場內機械駕駛員等。
命題點2市政公用工程分包人員實名制管理的內容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現(xiàn)場管理人員和關鍵崗位人員實名制管理內容有:個人身份證、個人執(zhí)業(yè)注冊證或上崗證件、個人工作業(yè)績、個人勞動合同或聘用合同等內容。
(2)總承包企業(yè)、招投標代理公司、監(jiān)理企業(yè)、監(jiān)管部門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現(xiàn)場管理人員和關鍵崗位人員實行實名制分別擔負不同的職責。
命題點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編制原則
1.符合有關規(guī)定
(1)符合國家政策、法律法規(guī)和工程項目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
(2)符合合同條款有關進度的要求。
(3)兌現(xiàn)投標書的承諾。
2.先進可行
(1)滿足企業(yè)對工程項目要求的施工進度目標。
(2)結合項目部的施工能力,切合實際地安排施工進度。
(3)應用網絡計劃技術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力求科學化,盡量在不增加資源條件下,縮短工期。
(4)能有效調動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施工過程中施工的均衡性和連續(xù)性。
(5)有利節(jié)約施工成本,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
命題點4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編制依據
(1)以合同工期為依據安排開、竣工時間。
(2)設計圖紙、定額材料等。
(3)機械設備和主要材料的供應及到貨情況。
(4)項目部可能投入的施工力量及資源情況。
(5)工程項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質等方面自然情況。
(6)工程項目所在地資源可利用情況。
(7)影響施工的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
(8)工程項目的外部條件等。
命題點5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編制流程
(1)首先要落實施工組織;其次為實現(xiàn)進度目標,應注意分析影響工程進度的風險,并在分析的基礎上采取風險管理的措施;最后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對各種施工方案進行論證,選擇既經濟又能縮短工期的施工方案。
(2)施工進度計劃應準確、全面的表示施工項目中各個單位工程或各分項、分部工程的施工順序、施工時間及相互銜接關系。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應根據各施工階段的工作內容、工作程序、持續(xù)時間和銜接關系,以及進度總目標,按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原則進行。在計劃實施過程中應嚴格檢查各工程環(huán)節(jié)的實際進度,及時糾正偏差或調整計劃,跟蹤實施,如此循環(huán)、推進,直至工程竣工驗收。
(3)施工總進度計劃是以工程項目群體工程為對象,對整個工地的所有工程施工活動提出時間安排表;其作用是確定分部、分項工程及關鍵工序準備、實施期限、開工和完工的日期;確定人力資源、材料、成品、半成品、施工機械的需要量和調配方案,為項目經理確定現(xiàn)場臨時設施、水、電、交通的需要數(shù)量和需要時間提供依據。因此,正確地編制施工總進度計劃是保證工程施工按合同期交付使用、充分發(fā)揮投資效益、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基礎。
(4)規(guī)定各工程的施工順序和開、竣工時間,以此為依據確定各項施工作業(yè)所必需的勞動力、機械設備和各種物資的供應計劃。